1)第99章 北上回京城_红楼之薛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如海之后,领旨的是郑昀,他在此次事件中,也立了些功劳,但是因为锦衣卫指挥使的官职固定,不好擢升,最终只升了一级散阶,从正三品武官散阶昭毅将军,升为从二品的镇国将军。

  当然在升官之外,还有其他犒赏,诸如金银珠宝之类,这里便不一一赘述了。

  到了杨硕,他作为扬州知府,任内治下发生重臣遇刺事件,本来是有连带责任,要受责罚的,但是因为事后处置得当,又在后面的查抄八大盐商行动中,颇为配合,得到薛蟠、郑昀认可,在上奏的奏折中多有美言,于是功过相抵。

  不过这一次从八大盐商家中查抄所获,实在是太丰厚了,杨硕又是正牌科举出身,在朝中也有些同年故好,在他们的奏请下,杨硕的官职官阶虽然都没有擢升,但是散官品级,却得以加授至中议大夫。

  薛蟠在四人中官职官阶最低,所得旨意最后宣读。

  据实而论,薛蟠在这次事件中,功劳应该是最大的,以超出常理的手段,悍然对八大盐商直接动手,在没有掌握实际证据的情况下,就调动大军,把在扬州根深蒂固的八大盐商一窝端了。

  此举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就连林如海本人,对薛蟠的这个决定,实际上也并不是完全认同。

  好在从最后的结果看,薛蟠的决定是正确的,这样的雷霆手段,才把此事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八大盐商被一举擒获,根本没给他们反应的机会,也让他们这些年贴靠的保护伞,来不及掣肘。

  虽然在上呈给朝廷的奏报中,薛蟠把功劳分润给了郑昀、杨硕不少,尽量不让自己在此事中彰显得太过突出,但是自我降等之后的功绩,依然值得犒赏。

  可是,薛蟠年纪太轻,进入官场的时间太短,现在的官职已经够高,若是贸然简拔,对他而言,是祸非福。

  另外,薛蟠在朝中的根基,还是太过浅薄,如今的靠山贾政,只是正五品的工部郎中,内阁次辅、户部尚书石淼文,顺天府尹邓浩然,虽然对他颇有赏识,但也认为他仍需锻炼,不宜过早简拔高位。

  所以这一次,薛蟠的官职,并没有提升,只是散阶品级,从正六品的承直郎,升为了从五品的奉训大夫。

  而正在进行的京察中,薛蟠担任的崇文门税关衙门副提举,和煤务提举司提举二职,都政绩卓着,被评为上上等,按照惯例,散阶品级也是能升一升。

  于是薛蟠的官阶,便又从奉训大夫,升授位奉直大夫,虽然依然是从五品,但却已经有直升正五品的资格了。

  官场之上,虽然不乏越级简拔的例子,但是更多的,还是一级一级的往上升。

  而且,经此一事,薛蟠的名字,已经在朝堂上挂上号了,不只是简在帝心,在内阁首辅、吏部尚书王汝霖那里,也留下了深刻

  请收藏:https://m.xbqg9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