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9章 北上回京城_红楼之薛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印象。

  这对薛蟠这样非科举出身的官员而言,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

  按照朝廷惯例,像薛蟠这样捐官出身的杂官,正五品就是官职天花板了。

  但是现在,薛蟠的官阶,已经升到了从五品,只要接下来在任上不犯大错,官阶三年一转,就算再磋磨,三年又三年,六年之后光靠资历,也能升到正五品了。

  六年之后,薛蟠也才二十二岁而已,依然十分年轻。

  就算之后在任上再无大功,单靠水磨功夫,有生之年,也定能冲破正五品的关口。

  而且,对了解薛蟠的人来说,想让他今后寸功不立,是不可能的。

  永昭帝、王汝霖、石淼文、邓浩然这些刘汉帝国的真正掌权者,都不认为,薛蟠今后的前途,会止步于此。

  所以,现在把他的功劳压一压,官阶升得慢些,也有一分这些朝廷大老的小心思在。

  薛蟠对自己只升了一阶散关品级,不甚在意。

  倒是对朝廷没有像上次一样,把他的功劳,转到父母身上,顺势升一升薛母的诰命,略有微词。

  他还想着有一天,能让薛母的诰命,升到一品夫人呢!

  不过,薛蟠这才南下扬州,本就没有抱着建功立业的心思,只是想要改变林如海的既定命运,从而扭转林黛玉的命运。

  现在,这个目的已经圆满达成,薛蟠也就没有遗憾了。

  施公公宣过旨,薛蟠的钦差任命,也随之画上了句点,接下来要尽快返回京城,崇文门税关衙门和煤务提举司两个衙门,还有许多事情等着他这个主官处理呢。

  林如海、郑昀、杨硕、薛蟠四人相互道了喜,杨硕衙门事多,先行告辞离去,施公公也卸下宣旨的职责,正式接过‘田产制置使’的职责。

  林如海被调入京中,就任户部右侍郎,两淮巡盐御史的差事,自然要交出来,朝廷已经派人过来接任了。

  林如海对两淮盐政的改革卓有成效,现在又把把持两淮盐业的八大盐商一网打尽,给继任者创造了一个好得不能再好的任职环境,继任的两淮巡盐御史,身上的压力,远没有林如海当初上任的时候大。

  全国盐政,都归在户部治下,林如海这个户部右侍郎,到任之后,分配职责,九成九的可能,要分管全国盐政,他也决定把两淮盐政的改革措施,推广到其他盐场去,让全国盐税,再上一个台阶。

  在此之前,刘汉帝国每年的盐税,有两百多万两银子,两淮盐政贡献,占了三分之一强。

  现在两淮盐政改革之后,盐税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了一倍,若是把改革推广到其他盐场,也能有这样的效果,那么今后全国盐政的赋税,将能达到五百万两左右,对尚不到五千万两的全年赋税,算是一个不小的补益了。

  林如海得到调任旨意之后,没打算等继任的两淮巡盐御史,

  请收藏:https://m.xbqg9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