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八章布道者_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M的时候,看起来也不是太令人高山仰止,但是李思明觉得自己应该提高紧迫感,他不希望看到台湾人引以自豪的晶圆代工业按照原有的历史版本。从无到有,然后发展壮大,并且在将来地某一天隔着海峡,对着大陆人耀武扬威。

  当日本人和美国人1986年对半导体产业进行谈判,并有望签订的半导体贸易协定的时候,李思明正在为早日建立起自己的晶圆工厂而加班加。并希望日本人跟美国人永远不要达成协议,弄得头破血淋才好。

  如果能够,他愿意看到一个高技术工厂在一夜之间拔地而起。并长成参天大树。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尤其是高技术产业,他唯有怀着最虔诚的心态,用勤奋为武器,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地达成目标,当然,如果能跑步进入**最好。好在工作进展得还算是顺利,他只希望自己地工厂在未来能够依靠国内的市场,迅速站稳脚跟,进而在这一基础上在技术攻关上取得进一步突破,以免跟世界巨头的差距越拉越大。

  微星半导体公司新一轮招聘开始了,这一次不是科研人员,而是为将来地晶圆厂招聘工人,前者是长期需求,只要公司没破产,就一直扩充下去,而后者则是短期内比较突出。这是个资本密集型加技术密集型的企业,对工人的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国内目前这方面满足要求的工人几乎没有,这也需要自己培养,你还不能太着急,更不拔苗助长,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未来的晶圆及其它应用型产品的良品率——这是关系到产品的经济性和规模效应的直接问题。著名的美国德州仪器,就曾有这样的研究,他们发现自己的在日本和美国同样技术等级同样设备的工厂,前者的良品率要比后者要高百分之十,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操作人员的素质。

  “缺人啊!”李思明在心里感叹道。人力资源部崔必成经理在他的要求下,四处奔波,寻找合适的工人。即使如此,直到8月分才招齐人手,但是又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李思明不得不分出去一部分助手,去培训这些新工人。

  唯一让他感到高兴的是,香江电器公司在86年上半年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生产线产能得到扩充,现已达到月产2万台的规模,连长虹的一半都不到。公司生产的14寸和17寸彩电,及少量的21寸彩电,由于技术水平高,产品造型美观,加上一些差异化的设计,让香江牌在广东省内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一品牌越来越受到许多人关注,甚至有外省的客户远道而来订货,在某种程度上,香江牌彩电成了国外彩电的替代品。这正是李思明等人希望看到的。在香港市场,也有陆续地订单发过来。国内的彩电竞争已经十分激烈,大大彩电生产

  请收藏:https://m.xbqg9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