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四章:苏蒙联军投降_光荣使命193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在陈锋的意料之中,又出乎陈锋的意料之外。意料之中的是陈锋一直坚信这一战他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意料之外的是胜利来得太快太突然了,在他的预料中,这一战至少也要进行一个星期,不谈全歼,如果单纯的击败甚至是击溃苏蒙联军也要3到5天的时间。

  但是任凭陈锋怎样高估自己的实力,低估苏蒙联军的战斗力,他也无法想象万苏蒙军竟然在不到24小时内就被全歼了。况且这支军队还是一支拥有步兵、骑兵、装甲兵甚至于航空兵等诸多兵种的综合战略集团。

  这一仗最让陈锋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苏军的战斗意志,实在太薄弱了,不要说与宁死不屈的日军相比了,即便是**绝大多数的部队也要比苏军的战斗意志要强很多,在白天的战斗中,苏蒙军面对第八战区的猛烈进攻,步步后退不说,一旦被缠住就立即投降,实在大出陈锋的预料。

  在他的认识中,苏军虽然不是什么战斗意志顽强的部队,但是毕竟同强大的德**队打了四年多,而且还把八百万德军给硬生生拖垮了的部队,所以说陈锋不认为苏军会这么快就垮了,更没想到刚垮苏军就投降了,实在太令人惊讶了。

  其实这是因为陈锋对于东西方军队关于投降认识不同所造成的,在东方,尤其是中国,由于人才是靠科举制度选拔的,统一得很早,王朝基本稳固,冲突主要是和外族之间发生,这个忠诚度就很重要了,所以国家或者是统治者可以给军队灌输忠君报国宁死不屈的思想,投降也就成了懦弱等一些列贬义词的代名词。

  所以,如果遭遇绝境以身殉国是唯一的选择,这一点在其他东方军队身上也有体现,例如日本,所谓武士道其实也是在天皇实际掌权后才逐渐成了气候,原来还只是武士阶层的事,搞到后来,成了全民的东西,这也是对外征战的需要,太平洋战场上甚至上演几万平民跳海的惨剧。其实即使你投降,战后你回到国内也会受尽歧视,这使得东方国家的军队面对绝境时,战死成了唯一的选择,这一点从《杨家将》《呼家将》《薛仁贵》等古典小说里面可见一斑。

  而西方不同,西方的投降概念,源自于中世纪骑士战争。中世纪里,骑士阶层是战争和军队的基础和核心,这些人同时也是封建统治的基础,各国国王打仗归打仗,贵族是不能乱杀的,否则即使打赢了也没法好好统治,因此对被俘的骑士都是网开一面,只要你投降了,放了就放了。

  而且贵族骑士的数量是有限的,一仗全打光了,下次拿什么打去?所以从上到下,都有一个共识,打得赢就打,打不赢赶紧投降。被俘的骑士要想获得zi诱,得花一大笔钱来赎身,这就是重要的战争经费。后来

  请收藏:https://m.xbqg9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