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六章 中流砥柱(续)_逆水行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解决这瓶颈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有些不划算,故而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漕运。

  历代朝廷都倾向于依靠黄河漕运,为保证漕运的正常运行,想了很多办法对黄河三门峡河道疏治。

  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疏凿航道,或在岸边悬崖上开凿供纤夫行走的栈道,但实际上效果不理想。

  航道再怎么疏浚,砥柱山就在那里,黄河水流依旧湍急,逆水而上的漕船,十有七八都要倾覆,损失惨重。

  而在悬崖上开凿栈道,看上去不错,实际上纤夫们拉着沉重的漕船逆流而上十分吃力,栈道的损坏度很快,纤夫经常失足坠落悬崖,尸骨无存。

  黄河漕运,拉纤是最凄凉的活计,不少纤夫意外身亡,以至于妻离子散。

  所以,砥柱之险,对于黄河漕运来说是顽疾,宇文恺不是没想过别的办法,譬如在三门峡地区开凿一条运河,绕过砥柱山,一了百了。

  然而经过实地勘察,宇文恺现这样做的效果不好,因为三门峡一带6上地势复杂,地质坚硬,要想开凿一条足够深的运河,耗费的人力物力惊人,而且收效也不一定如预期那样好。

  这条运河若是挖得浅了,黄河水大时运河水流同样湍急,当黄河水小时,运河又容易干涸。

  所以思来想去,宇文恺还是觉得把砥柱山炸掉是治标治本的最佳方案。

  但豳王宇文温的质疑,现在看来还是有些道理的:砥柱山十分坚硬,不是土堆而是巨大的石块,如果从根基处被炸断,砥柱落入黄河后未必会被大水冲走,而是沦为一堵巨大的堰坝,硬生生把黄河水位抬高。

  那样的话,砥柱所处位置上游数十里,两岸许多地方都会被大水淹没,这种情况不一定是暂时的,很可能会长期存在。

  而砥柱倒塌入河后,就像一块巨大的暗礁,其附近水面极有可能依旧凶险万分,万一到时候真是这样,该怎么办?

  宇文恺无法做出保证,说被炸塌的砥柱山必然碎裂、被黄河水冲走,所以,他的方案现在看来已无法让丞相下决心采纳。

  但问题必须解决,宇文恺此时和同僚一起,看着根据“西阳测绘术”建起来的三门峡地区“沙盘”,陷入沉思。

  。。。。。。

  洛阳,总管府署,洛州总管、豳王宇文温正在一座沙盘前,和佐官们各自拿着厚厚一沓资料,讨论黄河漕运的问题。

  一年多的光阴,宇文温已经从生父去世的悲痛中缓过来,一如既往精力充沛,看着沙盘上三门峡地区的地形,对即将上报朝廷的方案进行再次核对。

  长安和洛阳之间的运输能力能否明显提升,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无论水运还是6运,都必须想办法解决。

  水运(漕运),涉及到三门峡砥柱之险,这是陕州总管要头痛的事,实际上和洛州总管宇文温无关,

  请收藏:https://m.xbqg9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