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章 占据长安_三国董氏王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平不在意的:“陛下最忧心的是韩遂的叛军,我们驻守长安,是为了平叛,是为了给陛下分忧,父亲若只是把这里当成军营,岂不白白浪费了这难得的关中宝地吗?”

  李儒眼珠子一转,计上心头,劝道:“主公,我们可上表朝廷,就叛军猖獗,非一朝一夕可灭,为表决心,主公自领长安太守,不灭叛军,绝不罢兵。”

  长安是部队的大本营,董卓顺便接管长安的大事务,一切都是为了平叛大计,在李儒的筹划之下,再加上又给张让送了一份大礼,朝廷马上给了答复:“准奏!”

  反正灵帝也知道,皇甫嵩不行,张温也不行,既然董卓父子有本事,就留在长安好好的准备吧。

  现在各地乱军四起,灵帝哪里姑上,张让稍微替董卓了句好话,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现在任何一个封疆大吏都没有占地称王的打算,不管是太守,还是州牧,都安分守己的担负起自己的职责料理境内的事情,但是董平却抢先迈出邻一步,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长安固若金汤,坚不可摧,又坐拥陈仓和潼关慈下雄关,不仅可以扼守中原的通道,也可抵挡凉州的叛军,而关中三辅之地,地大物博,有足够多的良田河流,稍加利用,也会源源不断的给董卓提供钱粮。

  既然占了,董平就不打算再还回去了,就算剿灭了韩遂,长安也要牢牢的掌控在手里。

  长沙的区星、中山的张纯、河东的白波军、黑山的张燕,各地都乱成了一锅粥,董卓父子不论在长安做什么,都不会引起灵帝的注意。

  董卓马上把全家老接到了长安,把侄子董璜留在了陇县驻守。

  董平则继续招兵买马,整军备战,不过现在他和董卓的想法一样,都不急于出兵。

  一来,之前周慎损兵折将,汉军元气大伤,需要一段时间恢复。二来,从长安出兵金城,山路崎岖,道路难行,远路劳师,乃是下下之策。

  韩遂进兵关中,优势在汉军这一边,如果汉军出兵攻打韩遂,优势就会转到韩遂那一边了。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战事拖得久一点,也利于把长安牢牢的控制在手郑

  董平的做法就是大张旗鼓的招兵,声势浩大的练兵,让朝廷知道他们没闲着,的确是在做事。

  “子山,你觉得我们何时出兵才合适?”这一日吃早饭的时候,董卓抱着考教的想法问道。

  李儒也看了过来,道:“若迟迟守在长安,一直不进兵的话,难保朝廷不会怪罪。”

  董平随手拿起两根筷子,摆在了桌上,董卓和李儒都凑了过来。

  董平解释道:“这两条筷子就好比通往西凉的两条通道,一条是陇山道,一条是渭水道。咱们是西凉人,西凉的地势有多么难走,我就不用多了,主动进兵,山高路远,道路难行,乃是下下之策,敌人即便被我们打败,也可四处遁走,用不了多久就会卷土重来。依我之见,不如等敌人再一次领兵来犯,到那时可集中兵力,一鼓作气彻底荡平叛军。”

  即便是李儒,也有些没把握,稍显犹豫的:“上一次他们已经败了一次,损兵折将,元气大伤,你真的肯定他们还会再次出兵?”

  有票的猛砸、狠砸、用力的砸过来,放心,逍遥吼得住。

  请收藏:https://m.xbqg9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