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一章 税改争端_正德盛世从豹房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支,收入再多也没用!”旁边的毛纪接上话,看了户部尚书杨潭一眼。

  杨潭白了他一眼,你们吵就吵,找我头上干嘛,说了一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他当然知道节流很重要,但开支这一块,要是真的开展节流,在座每一位都会跟他急,要是少了他们一两银子,都上户部蹬鼻子上脸,谁受得了。

  要谈节流,杨潭马上可以指着每个人的鼻子说一堆,但这话能说么

  你看内库这些年拿了多少银子,能说么?没看大老板还坐在这儿!都不想领工资了,这些人,就想拿户部当冤大头。

  “内阁就这么点主意啊,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现在四人,反而不成了。”王琼遇到内阁这帮人,嘴上从来不饶人。

  “你!”毛纪怒目相对,冷笑一声,“不知王大人有何高见。”

  “于我看来,本朝之税,首先要改的是交纳的方式。”

  王琼可是从户部右侍郎做到户部尚书,还治理过漕运,从基层一步一步升上来的人,对实物纳税之弊深有切身体会。

  实物缴税的中间损耗太多,以漕运为例,从苏州民运北京白粮一石,加上损耗实际支出达四石,运费超过粮额本身的三倍,运至九边,那更不用说。

  这里每经一手,就被剥下一层皮,层层加码,最后还是落到了老百姓头上。

  洪武年间,都城在南京,这个问题并不突出,自朱棣迁都顺天后,用实物纳税交到都城,就是很不合算。

  征上来的赋税,经过长途运输,加上官府低效率,许多人力、物力、财力都被白白浪费掉了。

  “此话怎讲?”蒋冕也当过户部尚书,也知道此弊端。

  “赋税折银。”王琼知道他假装不知道,也懒得多说。

  此话一出,引来堂上人纷纷注目,王琼根本不以为意,尽是些吃粮不管事的主。

  朱烨没想到王琼能提出这个,看了王承风一眼,却见他拿着毛笔在一张纸上,不知道写些什么东西。

  实际上赋税折银这个时代是已经有了,不用等到张居正的一条鞭改革,现在的押到内承运库的金花银,就是折银后的赋税。

  “民间需把粮食折成银子,商人从中得利,那会增加民间负担。”蒋冕说道。

  “要是灾年,仓中无粮,民心不安。”

  “蒋大人说得有理,民间白银短缺,秋收之时,若有商家低价收粮,那会雪上加霜。”杨廷和在边上附和道,只要是王琼提出来的,他肯定要反对。

  “灾年可由粮商从外地调配,商人逐利,速度比朝廷还要快些。”王琼深知赈灾时,人祸大于天灾,贪墨的人在这里更狠。

  “价格问题,到时秋收时,由官府根据当地,出台最低收购价即可。”

  没想到王琼居然有这思想,朱烨心想还是小看了古代之人,这方法跟后世国家收购粮食有点相像。

  而且提出的粮商这概念,有点市场经济的意思,但在大明这个时代,朱烨并不认同,因为这个时候的灾情频发,单靠市场不行。

  后世的经验已经证明这一点,也是大明人为什么要抱团的原因。

  小的灾情,市场能快速反应,进行调配,但影响范围过大的话,那市场的调配反而会成为一场灾难。

  “天下出产不均,如何定价,那朝廷不就成为商人了么?况且到时要价高无人收粮,那不是迫民造反!”杨廷和坚持自己的想法。

  “杨大人是耳背啊,没听明白是根据当地定价!”王琼抓住王廷和话里漏洞,反讥道。

  真是不要脸,杨廷和气得脸上肌肉直抖,平时他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装作平淡的样子,但一遇到王琼,根本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皇上,臣认为这个万万不可,民以食为天,国库无粮,民将不稳。”杨廷和转过头来,对皇帝说道。

  正在看戏的朱烨没想到杨廷和找到自己头上,不由一笑,说道。

  “若粮食不可,徭役折银可行?”

  请收藏:https://m.xbqg9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