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61章 妄议皇帝寿数?_靖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否认的功绩。

  但这种时候开始推测皇帝有没有可能打破大明天子在位记录,言下之意不就是“皇帝终究还是会死的”?

  陛下若不在了,大明又将如何?

  在如今的局面下,已经建立起了朝廷中枢围绕“国策会议”和“国务殿”运转的格局。

  细想一下,这是不是要强调“国策会议”和“国务殿”比皇帝的存在更重要?

  或者,只需要有心人在议论时加上一句:有总辅在,有国老在,有诸参策在,大明高枕无忧。

  想干什么?

  新皇后的儿子,太子,那都是很多年之后才会有的“隐患”。

  只有国策会议和国务殿,已经存在了很多年。

  大明百姓接触到的公文里,不知多少都是署的国务殿的名义,国策会议的名义。

  杨慎望着其他人担忧的眼神,心里顿时有刹那不安,而后又沉稳地说道:“以陛下之智,断无猜疑!”

  “怕只怕,有人包藏祸心。”唐顺之语重心长地开了口,“不只是国内,还有外藩。”

  “……应德此言何意?”杨慎问了出来。

  “新考纲,新考制,何等天翻地覆?”唐顺之如实回答,“多少世家大族,家学渊源,往日还能凭长辈家学占得先机,如今呢?清丈田土,一体纳银,那也无损根基。这件事,才涉及根基!再加工农商视为一体,前有新世侯功劳震惊中外,后有科学将设诸科。而外藩雄主,见我大明君臣励精图治,又怎会不知大明内有隐忧?只有大明君臣不合,才是彼辈残喘之机!”

  他领文教部事,他说的话,大家心里都有判断。

  寒门难以出头,不仅仅是求学需要脱产,需要一定的家庭经济基础。世家大族总能屹立不倒,还因为家学渊源。既有前代人在就有学问上留下的经验,更有前代人已经打下的人脉基础。

  但如今,学问变了。

  而已经占据上层阶级的士族,面对皇帝对原先低贱的匠户、商户、农户的重视,心里又会怎么想?

  为什么这番议论在皇帝大婚之前开始传开?因为这次不仅仅是立了新皇后,更是皇帝封了出身于农、工、商、军、艺的五嫔。

  距离士族熟悉的大明已经越来越远了。

  唐顺之说的是:大明内部的士族也许已经不敢如此大胆了,但如果还有外藩从中挑拨呢?

  杨慎看着唐顺之,严肃地说道:“应德,万勿危言耸听!大明君臣一心已二十载,如今诸藩臣服,安敢如此?”

  他觉得唐顺之是想把这件事引向外,这样一来,大明对外出兵又多了些缘由。

  唐顺之只淡淡说道:“青甘边区报来,年后二月里,吐鲁番骤然举兵,一举倾覆了叶尔羌,再复察合台汗国。吐鲁番臣服大明数年,国小力弱,何以旬月间有此功业?俺答侵扰西域多年,何以坐视察合台再现?此事极为蹊跷。今

  请收藏:https://m.xbqg9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