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章 锦衣卫指挥使的人选_靖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控制权啊。”

  这就是谷大用当日私下谒见的倚仗:京师的军权!

  在他们言语之中,杨廷和所代表的文臣们是气势汹汹的。

  现在诸多大权中,财权、人事权,朝臣们一方面可以通过“票拟”“劝谏”、“封驳”去干涉皇帝的决定,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执行让许多决定落不到实处。

  而谷大用是要代表张永他们,以私下谒见授人以柄的方式让朱厚熜相信他们的忠臣,顺利接收朱厚照留下的重要遗产之一:部分军权。

  按道理来说,皇权至高无上,军权自然都是皇帝的。

  但是具体行使起来呢?钱粮的限制、统兵调兵督军等诸多权力的分散,都会让这权力大打折扣。

  只能说,文臣已经拥有非常大的话语权。

  五军都督府,在兵部面前那算什么?

  因为朱厚照想方设法才实际掌握住部分能有效调动的军权,所以杨廷和他们也不得不暂时倚仗张永才能稳住京城局势。

  但与此同时,杨廷和他们也在最快速度地行动着,尝试把朱厚照曾拿到手上的那部分军权,重新驯服在文臣手中。

  迹象已经很明显,先是江彬,随后在魏彬他们通过锦衣卫送到谷大用手中的密信里,连掌兵符的御马监张忠都被拿下了。

  下一步的目标,毫无疑问就是八虎之中的三个“余孽”。

  所以谷大用不得不前去私下谒见朱厚熜,想要谋个出路。

  明朝的军权演变到此刻,五军都督府已经式微,兵部所掌握的权柄更大。

  边军和其他卫所都是以文制武、以内督外,属于文臣占主导、彼此牵制的状态。

  皇帝能直接掌握的武装力量里,主要是亲军加上京营。

  亲军主要拱卫皇城、宫城,不是天塌了了都不会离京——除了诸卫中最有名的就是锦衣卫。

  东厂的首领是太监们,但具体办事的掌班、领班、档头、番役,也是从锦衣卫中挑出来的。

  各地藩王府仪卫司的骨干是锦衣卫里挑出来的。

  还有很多很多的地方,锦衣卫行走于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文臣们是不敢染指亲军的,但从永乐朝开始出现的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这三大营,文臣们可一直都在想心思。

  一开始只是天下已经太平,要压制武臣,但后来就变了。

  京营控制权转移的源头就是土木堡之变。

  三大营及大量勋臣武将一扫而空,此后京营就不断在变化:十团营、十二团营、东西官厅……

  京师保卫战之后,文臣们第一次获得了对京营的控制权。

  夺门之变后,京营又回到武将势力和宦官手中,由皇帝掌控。

  之后的天顺、成华两朝,文臣们都没能再次染指京营。

  但孝宗皇帝继位后就又变了,京营提督变成了文官。

  而朱厚照先是通过豹房里的太监、武将控制好了锦衣卫、东厂等要害,又在宣府营

  请收藏:https://m.xbqg9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