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章 金锭_血起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祖父那里我已说了,放心没啥事了,马你牵回去我出去随便走走,回来有你的好处。”毛老幺牵马走开了。

  薛云出门来一路西街闹市走去,在闹市转了一阵见没有人跟着,就向南再走了两条街,寻着正阳门方向奔徐记绸庄而去。

  徐记绸庄过了十字街向西大约十间铺子就到了,铺子不算大,但位子当道人流很旺。

  薛云缓步向铺子里走去,刚进门绸庄伙计就迎了上来:“小官人,你需要绸缎布料这里应有尽有,还可以送货到家。”

  薛云道:“麻烦伙计了,小子求见你家掌柜的劳你通传一声。”

  伙计听了叫薛云等着,进里屋去了。不一会伙计陪着个老先生出来,薛云一看正是昨ri那位老者。薛云忙上前见礼:“小子有礼了。”

  老者:“这不是那疏财仗义的小英雄,来来来砸们进里屋去坐。”

  薛云一边谦虚,一边跟老先生进了里屋。在里屋坐定后老先生道:“小伙子,老夫看到你的热心肠十分高兴,哎看到在些难民我真是很难过啊。”

  “徐老先生小子到在里来正是跟这难民有关。”

  “嘿嘿,老夫姓王徐记绸庄的徐是我老丈人的姓。”老先生干尬的笑了一笑。

  原来王老先生祖籍山东济南姓王名斐,早年中了秀才,多次考举人不中,家道清平被途经济南的徐记绸庄老掌柜遇见。徐老掌柜爱他才华,将独女许配于王斐继承家业。

  王斐从徐老掌柜经商,老掌柜世后夫妻俩一直经营着徐记绸庄。

  由于王斐为人厚道,加之世道不好徐记绸庄的生意一直做不大。

  到如今已是天命之年,有一女快双十年华,因商人之家高不成低不就,至今还待字闺中。

  王老先生其时也就五十出头,也许是大半生一直不顺,人特别的出老。

  薛云将来意说与王先生听:“小子见先生行善也想为难民出点力,请先生代我出面如何。”

  “你自己和家人不行吗。”

  “先生,小子家门实在是不方便,在钱也是我自已可以做主的。”

  “你信任于我那我就替劳累一番吧。”

  薛云那出哪锭金子递给王先生,王斐拿到手掌中认真的看了道:“这是十足的十两重黄金,可兑白银一百两,若兑成铜钱一两银子兑九百钱上下。”

  薛云:“兑我二十两银子,余下的任凭王先生做主”

  “你行善不留名,出重金救灾民所为何求。”

  “见难民心有不忍,小子尽一份心力但求问心无愧而已。”

  “好一个问心无愧,老夫一定不负你所托。”

  “按天启四年时价二两银子可买大米三石,八十两可买一百二十石。”

  “王先生就买一百石余钱做人工和损耗你意下如何。”

  “在是灾民的钱怎可扣下二十石。”

  “救灾民也不能拖累自己,自己生活有保障了才能救更多的灾民,你先买一百石大米,帮忙的人也不要他们吃亏,以后的钱我再想办法。”

  薛云和王斐商量好后,薛云出钱王斐出力,薛云不图名利,王斐出头行善。

  薛云交代王斐注意保秘也不要他相送,拿了王斐王先生给他准备二十两包好的大小银子,约好时ri出了徐记绸庄向家中行去。

  血起大明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xbqg9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