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章 第29章_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否留用。”

  表弟在家关着还惦记自己的事,卓思衡心中感念,眼眶也是被春风吹得酸热,和范希亮拉住对方的手,相顾无言。从高中后的春风得意到此去二人都是前路未卜,但却是真正的人生崭新篇章留白待书。卓思衡此时竟有些感触,只觉人生的悲欢愁喜尽在一瞬之差,有时喜亦是忧,有时悲亦有欢。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看着范希亮上了的船缓缓开拔,卓思衡仍是跟着纤夫朝前走了许久,表弟那肖似自己的面庞渐渐随运河而远,他才感觉手臂已挥至酸痛,站在原地,心中孤独一片。

  但很快,这份孤独没给他太久的沉浸,因为他的新工作也开始了。

  翰林院三月二十三日分发了官服一套,连内衬的衣物都是成套的,青绿色茧绸质地极好,官靴踩进去舒服踏实,又有一系列其余物件,皆是要妥善保管不得丢失。翰林院与东西一起给他的还有一封字函,告知今届一甲及二甲若干进士,均要在二十五日于中书省点卯,字函包着一块紫铜的腰牌,上面刻着卓思衡的未来单位和职务品级,以及他的姓名。

  国家机构就是正规。

  卓思衡感慨到。

  中书省前朝曾名紫微省,乃是离官家最近的决策职能机关,结构相当简单,只下设两个部门:政事堂和翰林院。政事堂由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实际权力上的宰相作为首脑,下属官员极少,不设冗门,但都为精干之辈,只与皇上讨论国家大事并制定草拟国家政策,任何国事皆可置喙,而翰林院则拥有一部分学术功能,比如给皇上开经筵讲讲课,与皇上共同学习进步之类,但也是皇帝的机要秘书,替中书省草拟旨意与诏令,参与国家政策的讨论和撰写传达工作。

  此外,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是虚职,专贴给那些致仕的顾命老臣,故而实际上中书省的真正座首便是自己曾见过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沈敏尧。

  入了翰林院,他的顶头上司则是省试的出题官曾玄度。

  还都是熟人。

  卓思衡一面整理尚还空荡荡的凉阁书斋,一面思索,与其挖空心思去投上司所好,不如乖乖先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少惹麻烦,安安静静先度过第一阶段,若是遇见问题,他该如何做就如何做,不推诿也不强直,若是没有,他也借此机会了解一番官僚机构的整合和帝国机器的运作,通过体验给自己增加经验。

  他刚想清楚没多时,新雇的柴六嫂便来给他送夜宵。

  柴六嫂面貌有些风霜摧折,人也略显消瘦,但却十分精神麻利。她是慕州人士,嫁给跑买卖的货郎后迁来帝京方便生活。前两年男人去到宣州奔走时路上遇到山洪丢了性命,留下孤女寡妇相依为命。虽说财产也有一点,但柴六嫂是闲不住的勤劳人,想着钱留着给女儿添

  请收藏:https://m.xbqg9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