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3章 第163章_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3章晓窗燃灯(二)

  “大哥……别听了,再听饭菜都凉了。”

  卓悉衡举着筷子,无奈又尴尬,可卓思衡恍若未闻弟弟的话,只搬着自己的凳子贴着墙边,继续听隔壁雅间里一众学子激昂指点讨论本次解试,声音随情绪逐渐高涨。

  ……

  “……彭大人文思似刀,起了这样幽眇湛深之题,我等看后皆拍案叫绝。”

  “正是,我家中长辈有过去应考的,都言说今年中京府解试极难,他们未必就有把握,也还好我今年怠慢躲懒,若真参加了,也是自然要等三年后才有机会了……不过以我那点文采,眼看青出于蓝,怕是今后都没个出头日咯……”

  “也别这样说,如今国子监不是还有吏学么?要是科举仕途走不通,我看吏学也是条出路,眼下朝野内外都是在传,将来吏学生也有自己的取试为官之道,咱们兄弟也不是人人出自书香门第,要是有志向为官立身,这又何尝不是条路走?”

  有人附和也有人反对,只说科举才是正途,反对的则说既然存了仕途之心哪条路都能走得正。你一言我一语逐渐针锋相对,险些吵起来,于是便有人拉回众人的分歧道:“你们也别自伤,别管哪条路,还是得自己下功夫才是正理,我师傅说,难题策才出好文章,你们想想看,本次中京府解元的文章要没有这题目,也未必有如此。”

  来了来了,他们终于说到正题,卓思衡简直急死了!

  “这话在理!咱们中京府卓姓解元的文章可谓是蛇打七寸,字字句句都踩在题目上,虽是论谶纬之说,又不拘泥于谶纬之说,纵横捭阖杂而不乱,实在是里的游龙走凤!”

  一人的话引起在座共鸣,嘈杂的声音皆是溢美之词。

  有一个人最为骄傲,声音都比其他人要高出八度来:“某人不才,曾与这位卓解元有过几面之缘。”

  于是大家的话题都聚集在他身上,在得知中京府新科解元卓悉衡年纪轻轻不过二十岁,此次是第一次科举,便能解试夺魁,众人一时艳羡不已。

  “咱们还是聊聊文章吧,知道他人是谁,也不能教咱们更上层楼啊!”有人打断了炫耀,听起来似有啧啧声,但话题还是很快回到卓悉衡的文章上来,“时下流行的策论文章,我看都华而不实,爱讲史例,少谈圣人之言,可卓解元却写了《中庸》里‘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那些滥用谶纬之人,大多没有理解此句深意,故而以诈博利。此等振聋发聩之言,不可不谓之存古论又述新思。”

  又有人从不同角度夸了几句,卓思衡恨不得冲到隔壁去,高叫自己是卓悉衡的哥哥,你们夸得真好,谢谢你们……

  但他在骄傲之余还有理智尚存,隔壁的声音也随着正常探讨而越来越轻,什么都听不见后,

  请收藏:https://m.xbqg9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