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9章 第149章_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这样的情形,我也不能说心中半点难过没有……我知道这二者不可同日而语,但我的心竟然是一样的,一时叫我说出个所以然来也实在不知从何说起。”

  “就是因为我们阿慈有苦海慈航的菩萨心肠,对众生之苦都一视同仁。”卓思衡柔声道,“既然不知怎么说,那也不要去想,快去休息吧,你姐姐弟弟因为担心你一夜未睡,也去教他们安心。”

  慈衡今日的叹息怕是比之前她那二十余年加起来还多,入睡前也仍是压抑憋闷不知从何言起,干脆眼睛一闭,听哥哥的话,什么都不去想了。

  当日晚些时候,虞雍携三千禁军精锐抵达行宫护驾。

  此时皇帝已然苏醒,听到这个消息连说了三声好,直赞虞雍果敢过人,是天生的将才。卓思衡知道后心中忍不住去怀疑:皇帝其实早就醒了,但他一直在装昏迷罢了,只等禁军抵达万事稳若泰山,他才能放心醒来主持大局。

  那不如让刺客敲得再狠一些,直接昏到沈相回来岂不更妙?卓思衡不乏邪恶得想。

  毕竟这是这是卓思衡人生中最混乱的一个夜晚。

  而当混乱终结,等待他的不是平静的生活、顺遂的仕途,而是更大的骚动。

  这是一种很强烈的预感,不只是他,其余人也预感到朝局或因此次行刺即将面临一场淘洗,其中最闪耀的三人,莫过于高永清、虞雍和卓思衡。

  此次风波除去身为皇帝至亲的长公主和太子,其余主事之人皆为本朝新贵,无论是高永清、虞雍还是自己,无人年纪超过三十岁,他们皆由皇帝亲手拔擢,所处境况和未来全然不同于景宗一朝的旧臣。如果说原本三人只是同一代中最有可能上位的佼佼者,那么此次风波后,几人的青云平步将毋庸置疑。

  毕竟明眼人都瞧得出来,这些年皇帝一直在为朝局中的“新血”铺路。

  虞雍十几岁时就被皇帝以“历练勋贵子弟,业不愿假于非亲”的名义扔去边关摸爬滚打喝西北风,当然这其中也有虞雍和他爹关系不和的缘故在,但皇帝愿意摆出替父子两人各找台阶下的渠道,也就代表此事是有意为之;

  高永清更不必说,即便自入朝以来得罪人无数,他御前宠臣的地位却分毫没有动摇,除去在边地一带锤炼的那次“贬谪”,之后一路晋升不可不谓风雨时若,入御史台后更是屡得圣赞,光是棘手又得罪人的案子都办了不知多少个,虽次次雷厉风行使人诸多微词,但圣意如此明昭,谁又会拿有错之人的得失去触天子的霉头?

  至于自己……当然是比不上前面两位如此春风得意,可是,卓思衡总是在想,他所走得路似乎也都是被皇帝安排妥当,仿佛每一次下脚前低头,都能看到一道道阶梯沿级而上……

  他又被皇帝视作哪种臣子?或者说,

  请收藏:https://m.xbqg9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