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五章 背水_霓裳铁衣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弟子紧随,当者刀劈锥击,无不披靡。身后丹阳兵见之,士气大振,齐声向前,居高临下之时,吐蕃的第一阵被压的向后退却来。

  “曹文宗这铁锥着实了得!”黑齿常之在大旗下看的清楚,只见曹文宗领着众弟子直入吐蕃阵中,手杀十余人,如入草芥之中,不由得连连咋舌,他知道这是难得的好机会,赶忙下令击鼓,各军齐进。

  吐蕃人的二阵、三阵正在缓坡上向前,试图将激战已久的一阵替换下来,但没想到刚刚还对己方颇有利的战况陡然逆转,一阵被压得节节后退,一时间陡然挤成了一团,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吐蕃的将领也知道这是极其危险的,一边喝令一阵回头死战,一边下令敢冲乱己方阵型者,无论是谁一律当场斩首示众。一转眼间,二三十颗血淋淋的人头就被砍了下来,丢在阵前示众。

  但唐军骑兵的优势在这个时候表现的淋漓尽致——四条腿总比两条腿的快,唐军的骑兵抓住了这个转瞬即逝的机会,直接冲入吐蕃人一阵与二阵的空隙,从背后向吐蕃人的一阵发起了冲击。他们以不可抗拒的勇猛气势冲垮了敌人阵线,一直向阵线中央招展着大旗的地方冲去。凡是这股奔腾澎湃的洪流冲过的地方,只听见一片震人心魄的喊杀声,疾风骤雨般的马蹄声,武器和武器的碰击声,以及刀和剑砍在金属盔甲上和肉体上的各种声音。

  第一阵的吐蕃士兵已经激战了小半个时辰,早已是疲敝之卒,同时在正面和背面遭到唐军步兵和骑兵的夹击,再也坚持不住了,纷纷向后退却,即便是少数最勇敢,最顽强的人,为了不被同时从四面八方扑过来的敌人吞没,也不得不向后退却,来确保自己的身后和两侧得到同伴的保护。俗话说兵败如山倒,随着第一阵吐蕃军的大旗的倒下,失去了指挥官的吐蕃人有的还在各自力战,有的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像被猛虎冲散的羊群,漫山遍野地溃奔逃命,互相践踏,但没有人放下武器向唐军投降。

  击垮了第一阵的吐蕃人之后,唐军的骑兵并没有直接进攻第二和第三阵的敌人,相比起这些弩手和盾牌手,这些骑兵的作战经验要丰富多了,他们熟练的用弓矢射杀敌兵,驱赶着吐蕃的败兵,向敌方的阵线冲去,就好像驱赶着羊群的牧民。面对冲出来发动逆袭的吐蕃骑兵,他们也没有贸然迎战,而是先佯装后退,然后一声唿哨,从四面八方席卷过来,将其包围消灭。吐蕃的骑兵其实并不欠缺勇气,但在其他方便就差的太远了。

  面对唐军的猛攻,吐蕃的将军心里清楚胜利已经不太可能了,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坚持下去,直到天黑,到了那时双方的胜负之机各半,唐军将领多半会撤兵,自己也就少输当赢了。一旦打定了这个主意,他立刻下令己方的步卒收缩队形,排成三个空心方阵,品字形排开,外侧的都是重甲步卒,持大盾,而内侧的则以弓弩投石器还击,一时间箭矢、石弹如雨一般互射,唐军的骑兵一时间也有不少人中箭中弹,只得退开了些,让后面的弩手弓手上前。

  黑齿常之将吐蕃人摆出一副抱头挨打的架势,心中反倒是松了口气。他在出发之前就知道吐蕃人的长处是士卒坚韧耐战,兵甲坚利,纪律严明。这种军队短兵相接打白刃战自然让人挠头,但如果像这样抱头死守就没啥可怕了。说白了如果论弓弩投石这种远射兵器,王文佐说第二,还真没人敢说第一的。吐蕃人的甲叠得再厚,如果只是挨打,无非是挨的打更毒些罢了。

  请收藏:https://m.xbqg9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