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四章 东国_霓裳铁衣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000米的山口,路途更远、海拔更高、气候更寒冷。

  更恐怖的是,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的时候,只需面对山区部落的袭击,代价就是损失了大部分战象和接近三分之二的军队;而唐军面对的是一个强大统一的高原国家,由于当时气候比现代湿润温暖,高原农牧业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高宗时候的吐蕃国家人口已经超过了400万,与这样的国家进行战争,难度可想而知。

  王文佐一直认为,一个将军最不可或缺的才能不是勇气,也不是智谋,这些都可以用部下的才略弥补,而是判断力,尤其是对战争计划可行性的判断,这个是无法被旁人替代的。战争一旦开启,那就要投入无法计数的财富,亿万人的生命,偏偏开始一场战争很容易,但结束却很难。身为将领,对战争能否取胜的判断能力是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的。

  “怎么了,三郎你觉得吐蕃人不好打?”见王文佐一直保持沉默,高侃便问道。

  “不是好不好打的事情,说实话,高句丽和百济也不好打,但是可以打赢的,无非是代价多少的事情,而且打下来后,只要辽地平靖,河北山东就没有外患,百姓无转输之苦,通商贸易更是利在百代。而吐蕃人就不同了,首先其根本之地在苦寒之地,即便能取胜一两次,也无法将其根本铲除;其次,我方是仰攻,越走越高,着实不容易打!”

  “三郎说的不错,但吐蕃人若是在青海站稳了,那陇右就不安,这个朝廷是绝对无法容忍的!”

  “是呀!”王文佐叹了口气:“那可否与其议和?让其往另一个方向发展呢?”

  “什么意思?”

  “据我所知,吐蕃人的东面和北面、南面都与我大唐接壤,但西面却是和身毒国接壤!为何不让其往身毒国扩张呢?”

  “三郎你这个想法倒是挺有意思的!”高侃笑了起来:“不过吐蕃人若是向西掠土成功,岂不是更强了?那时他若再掉过头来,怎么办?”

  “那倒也未必!”王文佐笑道:“吐蕃人的根本之地是在高原,无论是向哪个方向,新占据的土地都比原有的故土富庶。据我所知,吐蕃人每占据一块新土地,都会把立有军功的贵族分封在那儿,一来可以酬功,二来也可以加强对新领地的控制。但这样一来,占据新土地的贵族就会比留在故土的老人更富裕、拥有更多的人口,也就更加强大,你说时间一久,会有什么后果?”

  “时间一久?”高侃皱起了眉头,片刻后用不那么确定的语气问道:“尾大不掉?”

  “不错,这样时间一久,新旧贵族之间的实力对比就会改变,要么中枢强干弱枝,要么边土反叛,反扑中枢,到了那个时候,吐蕃人自相残杀还来不及,也就没有余力向外了!”

  “这倒是!”高侃笑道:“不过这应该也不是一两代人的事情吧?”

  “不错,至少也是两代人以后的事情!”

  “那我们也看不到了!”高侃笑道:“这也未免太远了吧?三郎你说这些又有什么意思?”

  “我们看不到,不等于后人看不到,再说你方才不是说如果吐蕃人向西扩张,就会变得更强吗?我的意思就是未必,说不定吐蕃人会因为新扩张的土地出现内部问题,最后自取灭亡!”

  请收藏:https://m.xbqg9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