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二章 赶考_一剑遮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在哪里考试?什么时候?”

  陈孚答道:“听宣夫子说,考试地点是在县里道会司,十二月十五领取考号,十六考试,十七放榜。”

  十二月十五上午,碧浦县道会司议事厅。

  上首和左右两侧座上坐满了人,上首右座那位身穿道服的道士主持会议,他开口说:“一年一度的修道院入学考试明天就要开始,按照朝廷旨意、道录院政令和各修道院的计划,福关修道院今年在本县招收二十名,京城修道院在本县招收一名。福关修道院主考、监考均由该院派员,本县道会司全力协助。京城修道院因为人手不足,加上在本县招收的人数只有一人,故此,委托本县道会司代为主持考试与录取。”

  此人是碧浦县道会司知事,道会司的最高道官,名叫郑宏。

  郑宏继续说:“接下来,请福关修道院贺熙朝主考训示。”

  贺熙朝正是坐在上首左座的中年男子,他是福关修道院道学科副掌科。

  贺熙朝闻言,朝着两侧座上都拱了拱手,说道:“郑知事言重了,训示两字不敢当。此次贺某受本院委托,忝为碧浦县主考,旨在为朝廷、为本院选拔良材,还请道会司诸位贤兄大力襄助。”

  说过官面话,贺熙朝又道:“今年碧浦县报考本院的学子有九十八名,考号下午要分发下去,欧阳教习,考号准备好了没有?”

  左侧一排有个男子应道:“都准备好了,下午各学塾的夫子自己会来道会司领取。”

  贺熙朝点点头,侧过头问郑宏:“郑知事,不知报考京城修道院的学子有多少名?”

  郑宏答道:“报考京城修道院的学子有二十三名,二十三择一,真难为这些学子了。”

  京城路途遥远,加上京城修道院招收人数极少,报考的人自然不多,饶是如此,竞争也比福关修道院激烈。

  与此同时,陈孚、梁登乐、林春令,还有同村两人,一个名叫张伟,另一个名叫李正,五个人都是报考福关修道院,跟着宣夫子坐着马车从临海村出发。梁登乐最后还是想通了,不再一心想着打猎捕鱼。

  路上,陈孚问宣夫子:“夫子,宣和最后还是报考京学吗?”

  宣夫子无奈地点头:“是的,这个逆子,劝不动。”

  旁边梁登乐说道:“夫子别生气,反正宣和也不一定考得上。对了,他还报考州学和县学了吗?”

  宣夫子答道:“他倒是只填报了京学,我也担心他考不上,后来又帮他填上了州学和县学。”

  林春令也插话:“既然有填报州学和县学,那就稳当了。反正县学、州学、京学是同一场考试,一样的试卷。考试成绩出来后,京学先录取,落榜的再由州学录取,实在又落榜了,最后还有县学录取。”

  梁登乐取笑他:“你明天要是考不上,后天落榜了,大后天就可以去参加县学、州学、京学的考试,也是稳当的。”

  县学、州学、京学的考试地点在县学里面,十二月十七领取考号,十八考试,二十二放榜。林春令十六参加福关修道院考试,十七放榜如果落榜了,还来得及赶在十八参加县学、州学、京学的考试,所以梁登乐才这么说。

  林春令笑骂:“呸呸呸,你就不能祝我明天考出好成绩吗?”

  旋即又叹道:“你和陈孚都稳了,你们俩都有气感,铁定会被录取。我就没法像你们这么轻松,心里七上八下的。是吧?张伟、李正。”

  张伟、李正连连点头,异口同声地说:“心里压力山大!”

  宣夫子开解道:“考不上还可以去州学、县学嘛,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只是换了一种报效国家的方式而已,也不用太紧张。”

  中午时分,一行人来到县城,宣夫子找了一间客栈,把他们安顿下来。吃过午饭后,宣夫子吩咐他们呆在客房里,不要乱跑,自己去道会司领取考号。

  。

  请收藏:https://m.xbqg9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